STUDER万能内外圆磨床的微米级掌控,堪称制造的生死线。”

今天开始前,
我们先来了解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
钼(Molybdenum),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列第42位,化学符号为Mo,是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稀有金属材料,也是一种在制造中非常“挑剔”的材料,被行业内誉为“工业级难题材料”,为什么呢?
这要从钼金属的材料特性说起。
一
钼金属:工业的“隐形铠甲”
1 材料特性:
熔点超高(2620℃)、硬度高、热膨胀系数低、耐腐蚀,但脆性大、加工易崩缺。
2 致命难点:
热敏感性导致磨削温控严苛,微米级形变会引发零件失效。
3 核心应用:
航空航天 & 核工业:钼合金被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的喷管、燃气舵、核反应堆的结构件等,因为它们能承受超高温和强辐射。
医疗领域:纯钼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密度,常用于CT扫描仪等医疗设备中的阳极靶材和准直器,对成像精度至关重要。
半导体 & 电子工业:钼被用作集成电路的薄膜、电极和散热元件,保障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STUDER磨床加工的各种钼材质零部件
让我们一同走进STUDER的精密世界,揭秘STUDER高精度磨床如何凭借技术,驾驭高难度的钼材质零件加工,为制造提供强大助力。
二
STUDER的破局之道:
从材料科学到精密制造
由于钼的脆硬特性,决定了钼的晶体结构(BCC)在常温下延展性差,磨削中易产生微裂纹(尤其在薄壁/小孔加工时),这就要求磨削机床具备超高刚性与振动抑制能力。另外,虽然钼金属耐高温,但局部磨削温升过高,也会引发相变脆化,所以在加工过程中,更要做到精确冷却控制。
面对这些难点,STUDER派出了性能出色的KC33和ecoGrinder万能内外圆磨床,特别针对纯钼材质零部件的加工,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案例:医疗设备-钼轴(外圆+端面)磨削
挑战:医疗设备中的钼轴,不仅有外圆,还有台阶和端面,对垂直度和平面度有严格要求。
挑战:医疗设备中的钼轴,不仅有外圆,还有台阶和端面,对垂直度和平面度有严格要求。
KC33和ecoGrinder作为小而紧凑、经济高效的万能内外圆磨床,都是加工此类轴类零件的理想选择:


高效的复合加工能力:两款磨床均可配备转塔式砂轮头架,并可配备一个外圆磨削主轴和一个内圆磨削主轴,可以在-15°/+195°的旋转范围内手动旋转(2.5°分度)的转塔式砂轮头架。从而在一次装夹中,轻松实现外圆、内圆和端面的复合磨削,避免重复定位误差,同时显著提升了加工效率和关键尺寸(如垂直度)的精度。
2 出色的表面质量:凭借稳定优异的Granitan®人造花岗岩床身结构、StuderGuide®导轨系统和优化的磨削工艺,KC33和ecoGrinder能够实现极低的表面粗糙度。



精度检测报告

可靠的成果验证:
垂直度:<0.002mm
平面度:<0.001mm
粗糙度:<0.1μm
凭借硬核实力,KC33和ecoGrinder能够在15分钟内交付一件尺寸精准、表面光洁的医疗级钼轴零件。
三
不止于磨削,更是精密制造的艺术
不仅KC33和ecoGrinder,STUDER内外圆系列磨床坚如磐石的Granitan®人造花岗岩床身,为精密加工奠定基础;灵活高效的砂轮头架设计,实现复杂形位公差的一次装夹复合加工;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软件,能够简化操作、优化工艺;对严苛需求的精细把控,能够交付微米级精度的零部件。

从钼材质到钛合金,从硬质合金到陶瓷,STUDER内外圆磨床都展现了其在处理难加工材料和复杂零部件方面的深厚功底。作为制造中不可少的精密基石,STUDER始终助力您将严苛、复杂的加工需求,变为触手可及的精密现实。





今日焦点
往期回顾
展会专题
活动专题
展会专题
展会专题
活动专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